如果真有逃難這么一天,
你會帶什么走?
戰爭沖突 席卷多個國家,
成千上萬 平民失去家園,
硝煙彌漫在他們無助的眼眸,
日復一日的流離失所。
你可知?
全球共有超過6,85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
人數已接近泰國的總人口數,
全球每110人中就有一人被迫離開家園,
其中53%是孩子,許多是無人陪伴或與家庭分離的兒童。
你是否心系《何以為家》里扎恩的處境,
也懷著同情與希望,
想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
這一次,聯合國難民署駐華代表Sivanka Dhanapala來到廈門大學,為你解答困惑。
主講人介紹
西旺卡?達納帕拉(Sivanka Dhanapala),自 1992 年起 一直為聯合國難民署工作,曾參與多項實地工作,包括外駐柬 埔寨、緬甸、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科索沃危機期間的前南 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處理「阿富 汗難民問題」,2010 年巴基斯坦洪災,以及在 2011 年利比亞 危機期間前往突尼斯、埃及、利比亞西部(班加西),達納帕 拉從 2014 年 5 月至 2018 年 1 月擔任難民署駐伊朗代表。
西旺卡?達納帕拉自 2018 年 1 月 16 日至今擔任聯合國難 民署駐華代表。
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負責領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并尋求難民問題的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于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并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允許時自愿重返故鄉、就地融合或者安置到第三方國家。
作為一個非政治性的人道主義機構,聯合國難民署得到聯合國授權,負責保護難民,并幫助難民找到脫離困境的辦法。在過去六十多年中,聯合國難民署不斷推動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共同營造保護人權、和平解決紛爭的有利條件,以減少被迫流離失所的情況。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世界范圍內難民的援助,先后于1954年和1981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難民署在中國 共建一個家園
中國政府與難民署駐華代表處密切合作,保護在中國的來自不同國家的由于畏懼迫害而不能回國的難民。中國政府配合難民署駐華代表處,為這些難民提供臨時保護,直至幫助他們能夠重返家園或安置到第三國。近年來,中國周邊的緬甸、巴基斯坦、及非洲的索馬里等國、中東地區部分國家危機頻繁發生,導致這些國家的部分國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中國,成為在中國向難民署駐華代表處申請政治庇護者的主體。
講座內容
講座題目:
“Forced Displacement: Harvesting minds towards solutions”,(解決被迫流離失所問題:期待新聲?。?/span>
1.聯合國難民署在全球范圍內的工作;
2.聯合國難民署現階段工作面臨的挑戰;
3.年輕人如何幫助被迫流離失所者;
4.聯合國實習及工作信息分享。
講座安排
時間:2019年11月12日晚19:00—21:00
地點:自欽樓二樓多功能廳
我們歡迎您的到來!
報名網址:https://www.wjx.cn/jq/48979126.aspx
參與問答環節的同學有機會獲得國際組織實習任職指南!